汽车三包受到质疑的三大原因
2015-07-01 11:35:58 来源:皮卡网 作者:admin
千呼万唤始出来是的汽车三包政策,应该说是所有汽车消费者翘首以盼的。但奇怪的是,盖世汽车网就汽车三包出台意义所做的网络调查显示,有40%的参与者并不看好该政策实施前景。为什么民众对于汽车三包政策,持有如此之大的怀疑态度?
我以为,其中的原因无外乎三大点:
第一是盖世汽车网的调查报告中提到的,政策中仍存在一些界定模糊、操作难等问题,这些问题能否在未来妥善解决,将决定三包政策在未来执行上能否取得好效果。
自古有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我国的很多有利于民众、却可能对上层集团的利益产生威胁时,往往都有漏洞可钻。就与汽车相关的,比如有我国的油价调整机制中,当三地变化率超过4%时,油价可做相应调整。这里的一个可字,让国内油价产生了涨时快、跌时慢的奇特景象;还有老版的汽车召回政策,因为惩罚力度过小,长期以来对汽车厂家毫无监督执行力。
在这些政策的漏洞中,有一些是当初在制定政策时没有考虑到,还有一些是有意设下的。主要是为了在政策控制上为执政者留下一定的空间。比如汽车三包政策,在为消费者利益提供保证的同时,又该如何防止消费者过渡维权呢?
第二个方面的原因,就是我国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络绎不绝,导致政府公信力的下降。民众的不信任情绪,造成政府的任何法规出台时,都会有人产生怀疑的观点。很显然,这一点,不是汽车三包本身所能决定的。也就是说,即使汽车三包政策非常完善,因为社会上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存在,极少数肆意践踏法规的人,也会严重影响汽车三包政策在整体民众心目中的公正性。
第三,汽车三包政策把执行三包责任的主体,规定为汽车销售者,这有失公正。虽然目前的汽车经销商都是厂家的控制范围之内,但因为汽车经销商是独立的个体,所以它们不可能完全从厂家的角度去考量,也完全无法承担因为厂家问题导致三包问题的责任。政策在责任划分上不够公正,让汽车从业人员对于三包政策也有很大的质疑声。
总而言之,汽车三包政策在细化时,必须要更接地气。在透明性、公正性上有更多的考量。对消费者来说,不是汽车三包规定出来就能够解决它们在汽车消费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如果三包政策不能解决举证难、维权难和执行难这三坐大山,政策就只能是一坐泥菩萨——看着挺好使,其实没有用。
新一届中央政府领导人,很多都是法律出身,民众因此对我国的法制社会建立抱有很强的希望。在这样的背景下,希望地方政府官员能够真正把法律放在第一位置,有法必依,违法必究,这才能还公信力于民,让民众对任何新法规的出台,能够从怀疑的态度回到支持的态度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