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市场:潮起潮落平常心

2015-08-19 11:25:01 来源:皮卡网 作者:zhenxiao

尽管以年为计量单位,中国车市潮起潮落时有令人惊喜的亮点,但每年的淡旺季似乎从未逃脱过七八淡、九十旺的规律。

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7月份的数据出炉,再次印证了环比下滑、同比增长的特点。

值得注意的有3点:一是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持续低迷,市场占有率降至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新低;二是较之于去年此时与德系车相映生辉的突出表现,韩系车今年有所下降;三是此前受钓鱼岛事件影响遭遇危机的日系车已逐渐走出低谷,尽管距离市场份额第一的德系车仍有4个百分点的差距,但业界人士表示,随着下半年新车的密集推出,日系车有望逐步实现翻身。

乘用车系:连续4个月回落

数据显示,今年7月份汽车产销较上月有所下降,同比继续保持增长。1-7月,汽车产销增幅较前6月略有减缓,但继续保持10%以上增长。

7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8.33万辆和151.63万辆,比上月有所回落,与上年同期相比,产销增速分别为10.2%和9.9%,继续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长态势。1-7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33.50万辆和1229.8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5%和12.0%,增速与前6个月相比,均回落0.3个百分点。

其中乘用车产销量连续4个月回落。据了解,7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29.88万辆和123.76万辆,比上月分别下降4.7%和11.8%,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9.6%和10.5%。SUV是乘用车中惟一增长的车型并继续保持旺盛需求,产量比上月呈现了3.9%的增长,,销量比上年同期增长超过40%。

中汽协常务副会长董扬对记者介绍,车企多在7月底和8月上中旬放高温假进行设备检修,7月汽车产量大于销量,库存有所增加,以满足8月销售需要。总体上7月汽车产销比上月回落、比上年同期有所增长是符合近年来月度变动趋势的。

外资品牌:德系够硬 韩法领跌

与自主品牌的不振相比,德系品牌表现得够硬。其中,轿车领域,德系、日系、美系、韩系和法系轿车分别销售22.35万辆、16.58万辆、13.96万辆、7.98万辆和3.31万辆,分别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6.60%、19.73%、16.61%、9.49%和3.94%。德系轿车市场占有率继上月超过中国品牌后,本月再次蝉联第一。

乘用车方面,与去年相比,比较有意思的是,去年同期与德系车一样表现抢眼的韩系乘用车,今年则表现相反,降幅居前。此外,包括法系车等在内的外资品牌也有一定跌幅。此外值得关注的是,从数据来看,受钓鱼岛事件困扰的日系车正在走出低谷,业内人士表示,这得益于日系品牌尤其是日系三强面对中国市场做出的积极应对,下半年日系车均有新车密集推出,尽管完全恢复历史最高水平还需要时间,但无疑日系车企的态度有助于其提早实现翻身。

自主品牌:销量仍低,口碑渐好

自从2009年政府救市下难得的利好,自主品牌似乎从未真正实现过脱困。7月份的数据再度表明了这一点。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继续呈现下降状态。更为严重的是,这一月自主品牌创造了乘用车市场和轿车市场的两个“新低”。 

数据显示,7月自主品牌乘用车销售43.55万辆,比上月下降17.3%,比上年同期增长5.8%;占乘用车销售总量35.2%,比上月下降2.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1.6个百分点。对此,中汽协表示,7月份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月度最低水平,总体形势比较严峻。其中,中国品牌轿车销售19.58万辆,比上月下降15.7%,比上年同期增长2.7%,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3.3%,市场占有率比上月下降1.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1个百分点。这也是中国品牌轿车市场份额2009年以来的月度最低水平。

业界人士认为,除了受制于合资下压前提下的市场竞争激烈影响,中心大城市的限购政策也推动汽车消费快速趋向高端化,迫使自主品牌汽车退出一线市场,造成了市场的进一步低迷。此前三四线城市还是自主品牌的阵地,但目前随着合资品牌的进一步下沉,自主品牌即便是在更低线城市,也面临着失守的局面。

不过,与以往有所不同的是,自主品牌在消费者中口碑有所提升。在西部城市,长安、吉利、长城江淮等自主品牌车型都颇受认可,而在东南沿海,广汽传祺、奇瑞、风神等也都有不错的口碑。

点赞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