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汽车产业新十年:零部件本土化尚需时日

2015-08-19 00:47:44 来源:新华网 作者:zhenxiao

  2011年,我国汽车市场刷新全球历史纪录,以年产销1840万辆新车的数字再次蝉联全球第一汽车消费大国。然而在汽车销量轻松夺冠的同时,我国却始终未能迈进一流的汽车大国,究其原因与我国未有核心汽车技术、缺乏强势的本土零部件供应商不无关系。

  目前,我国规定了整车合资企业的股比要求,却对外商投资汽车零部件领域没有限制,博世、电装、大陆等全球排名前20名的零部件企业在华几乎都设有数家工厂,为国内合资车企自主车企提供从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零部件到空调、雨刷等易耗件的供应。某外资汽车测试研发公司老总介绍,在发动机、变速箱、ABS、汽车电控单元等核心零部件区域,外资零部件所占比例高达9成以上,以变速箱领域为例,国内企业的技术水平仅停留在手动变速领域,目前还未能研发制造出自动变速箱。

  汽车分析师贾新光介绍,自入世时放开零部件股比限制,国内零部件企业已无法和外商相比拟。持乐观态度的专家认为,奇瑞、吉利等自主品牌也不断致力于在发动机、变速箱领域的努力,随着整车企业的变化,本土零部件供应商也将不断壮大,但需要很长的时间。

  产业政策

  鼓励汽车技术进步

  中国车市的成长与崛起离不开产业政策的支持,这几乎是汽车业人士目前的共识。“汽车购置税优惠”、“汽车下乡”、“以旧换新”等行业政策曾是推高车市问鼎世界的重要利器。而政策退出之后,2011年市场一落千丈,增速从30%下滑到10%以下。

  “十二五”开局之年过后,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政策也越来越呈现出尊重市场的特点。亚市副总经理颜景辉认为,政策的干预将成为未来10年车市的最大变量,汽车业将呈现何种面貌,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产业政策。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导向下,汽车产业相关政策也由以促进汽车消费为主向以鼓励汽车技术进步为主转变。未来十年,产业政策将引导大家用小车和节油的车。

  未来汽车行业最大的挑战就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国务院近日决定安排60亿元支持推广1.6升及以下排量节能汽车,以促进小排量节能汽车的消费。随着产业政策的支持,这一细分市场将获得更多消费者的关注。对此,汽车行业资深分析师贾新光表示,新的节能补贴政策需要长远规划和合理实行,国家出台的刺激措施不能只是短期行为。汽车工业做大做强,需要长期稳定的政策支撑。

  汽车技术

  高新科技全面下延

  汽车进入中国家庭不过是最近十年间的事情,但中国消费者却是幸运的,因为在过去的十年间,汽车在节能环保、智能化和安全方面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

  如今混合动力已不再是生僻词汇,不烧油的电动车也初露端倪。就算是传统发动机汽车,也普遍配以6速、7速甚至8速自动变速器,谁再开着4速自动变速箱的汽车都不好意思跟别人打招呼。

  随着相关节能减排政策的进一步贯彻,如今只被少数车企掌握的燃油直喷、小排量增压发动机、双离合变速箱等技术将遍地开花。至于电动汽车,受制于续航里程等因素,短期内将难以替代传统内燃机汽车,但至少有望成为都市白领群体时尚且经济的代步工具。

  与此同时,今后驶下生产线的新车将变得更加智能。有研究表明,从1989年至2005年,电子设备在整车制造成本所占比例由16%增至30%。消费者对此的直观体验是,ABS、安全气囊、电动天窗、自动大灯之类配置早已司空见惯,自动空调、导航、信息娱乐系统也不足为奇。照此趋势,自适应巡航、偏航校正、自动刹车、自动泊车等如今只局限于高档车的电子辅助设备,不出十年便可出现在15万元级家用车上。

  随着铝、镁等新材料的使用,汽车工程师有望将车辆自重降低10%左右,车身刚性却会进一步提升。此外,侧气囊、气帘也会随着成本降低而大面积普及。

  整车厂兼并重组是大趋势

  经历十余年市场化发展的中国车市,已然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而在此市场生存的汽车整车厂也从当年的初出茅庐成长为全球大鳄。2011年全球汽车企业十强排行榜上,已经开始出现中国的汽车集团。

  过去的十年,是中国汽车行业最为辉煌的十年,在这难以复制的辉煌期,中国市场涌现了众多的汽车企业,包括全国六大汽车集团与各外资企业合资的公司。同时,国家鼓励民族工业,民营资本自主品牌车企也开始纷纷诞生。另外,在合资业务之余,为了挑起大哥的重担,各集团用合资业务的积累发展自主品牌。

  于是发展到今天,不包括整车改装厂在内,全国已有近200家整车生产企业。市场有限的增量,汽车企业数量的逐渐庞大。从成本节约,避免资源浪费的角度,早在2009年相关部委发文对汽车企业的兼并重组做出明确部署。

  此后,广汽集团在兼并重组方面做出积极表率,先后重组了湖南长丰和浙江吉奥。但近些年一些重组企业出现摩擦和矛盾,貌合形离的状态多有存在。罗兰贝格高级项目经理张君毅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汽车企业兼并重组存在地方政府经济的壁垒,磨合很难。但从国家层面,为了避免资源浪费、节约成本,提高产业集中度,汽车企业兼并重组是必然之路。

  今年2月份,国务院发文再提汽车企业的兼并重组。自2009年后新一轮兼并重组风再度刮起,兼并重组即使披荆斩棘,但此为趋势无以改变。

点赞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