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视点:温州车改冲击波
2015-08-19 00:49:29 来源:新华网 作者:zhenxiao
专家指出,近年来各地公车改革措施不少,但也滋生了“钱也拿、车照坐”的新问题。温州车改的办法能否奏效,关键在于能否“关住后门”。
“创薪”之惑:“补贴”标准谁说了算?
从科员、办事员到正县实职分7档,每月最高补贴3100元。与国内一些进行车改的地区做法类似,温州车改也采取了货币化补贴方式,但最高补贴额度创新高。一些网民质疑,3100元的车补,已经超出一些人的月薪。这个补贴标准是如何制定出来的?是否有借改革之名搞“创薪”?
此前,杭州的车补标准是,部、委、办、局正职每月2600元,但补贴、留车可自由选择。宁波市部、委、办、局正职每月补3000元,也可自由选择补贴或留车,副职每月2800元。广州市天河区部、委、办、局正职每月2800元。
对此,温州市有关领导表示,此次温州车改除省管干部用车、执法执勤用车以外,所有公车“一刀切”,车补标准是从温州的市情实际出发,以总体节省15%为总目标倒算,结合当地的生活消费水平,“3100元的最高标准在全市89个车改单位只占20%。”
温州市级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车改办主任陈波介绍,温州公车改革在全国首创拉开车补差距,实行细化、差异化补贴,根据各单位日常用车的“使用率”,分三类区别对待。车补标准确定经过严密的评审程序,市车改领导小组终审后才确定。
温州市经信委某负责人坦言,人们对公车改革的期望值很高,但对大多数干部来说,毕竟公车象征一种待遇。车改已经是大方向,用差异化的补偿,能相对避免“一刀切”的弊端,减少改革的阻力。
长期关注中国车改问题的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认为,车补标准是当前社会舆论最为关注的问题,也是人们判断公车改革诚意几何的重要标尺。一方面,一些地方较高的车补标准很容易成为众矢之的。另一方面,改革会触及干部的既得利益,让掌权者“向自己开刀”难度可想而知。制定多高的车补才是适当的,显然有个科学测算和公平透明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