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无法磨灭 郑州日产皮卡的头文字“D”原创
2025-10-15 17:00:45 来源:中国皮卡网 作者:中国皮卡网
近日,日产LCV研发中心在郑州日产正式成立,这座研发中心拥有极强的意义。它标志着郑州日产正式从“全球制造”基地向“全球创造”的战略跃迁。而全新皮卡Frontier Pro作为该研发中心“奠基”车型,体现中国研发定义全球标准的价值。在活动现场,郑州日产历史经典车型日产D21、日产D22、帕拉丁、纳瓦拉依次排列,穿越时空,将我们拉回到1993年。
郑州日产合资皮卡开创者D21(1995-1999年)
1993年,东风汽车、日产自动车等多方携手组建郑州日产,成为中国早期专注皮卡生产的合资企业。这段姻缘始于一次偶然的市场调研。两位高管在泰国街头发现皮卡的普及度远超预期,路口计时统计的数据最终坚定了他们引入日产皮卡技术的决心。彼时中国商用车市场尚处萌芽阶段,郑州日产的成立不仅填补了高端皮卡制造的空白,更开启了日系皮卡技术本土化的先河,成为合资皮卡的“拓荒者”。
1995年4月,郑州日产首款车型D21正式投产。这款源自日产第九代皮卡的车型,其前身可追溯至Datsun720系列,因坚固的双层货舱壁设计,在北美市场获称“Hardbody”。尽管引入国内时已近海外产品周期末端,但搭载的2.0升NA20S汽油发动机仍展现出领先优势,发动机最大功率达到100马力,峰值扭矩167牛·米,配合非承载式车身,成为当时动力与耐用性的标杆。
D21迅速成为中国经济建设的“万能工具”。在公路维修现场,它载着设备驰骋于尘土飞扬的工地;电力抢修队伍依赖其四驱版本穿越泥泞山路;公安系统的涂装车型更是90年代街头的标志性景象。北京供电局曾批量采购的D21,即便服役超20年,原车挡泥瓦与货斗防护架仍完好无损。这种“皮实”特质让其年销量稳定在2000辆左右,在高端皮卡市场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作为日产全球战略车型,D21在澳洲以“Navara”之名销售,在日本沿用尼桑标识,在那个年代,该车就具备单排/双排、后驱/四驱等多样化的车身布局,以适配不同市场需求。国内用户对其非常认可,实质是对日产皮卡全球品质的间接肯定。即便当时采用散件组装模式,D21仍保持着与海外版本一致的可靠性,为后续车型奠定了口碑基础。
D22迭代者的之后竞争力依然强劲:(1999-2010年)
1999年,郑州日产将美国市场刚推出的D22引入国内,实现了与国际技术的“零代差”。其搭载的2.4升KA24DE发动机采用双顶置凸轮轴与多点电喷技术,功率飙升至150马力,扭矩达208牛米,动力提升50%的同时,90km/h工况油耗仅8升。车身采用五层复合防锈钢板,承诺“十年防锈”,这一标准在当时国产皮卡中绝无仅有。
D22在当时彻底定义了高端皮卡新标准,轿车化木纹内饰、原厂CD音响与USB接口,打破了皮卡“工具车”的刻板印象。ABS、安全气囊与溃缩式方向管柱的配备,使其成为首个通过欧Ⅲ排放与8万公里耐久试验的皮卡。邮政、石油、边防等20余个行业将其列为首选,2007年改款加入2.5T柴油发动机后,更适配北方零下30℃的极寒环境。基于其底盘打造的帕拉丁SUV车型也是众多越野爱好者最佳伙伴,该车型在达喀尔拉力赛中斩获佳绩,进一步放大了D22的技术光环。
D22在海外延续“Navara”之名,凭借日产全球统一质量标准,出口至东南亚、中东等30余个国家。在澳大利亚矿业区,其四驱版本因适应极端路况成为标配。中东市场的用户更青睐其高承载能力的货舱设计,国内生产的D22通过日产全球质量检测,成为中国皮卡工业“反向印证”国际标准的典范。
写在最后:
从D21到D22,再到我们熟知的纳瓦拉,郑州日产创造了连续20余年的高端皮卡垄断格局,赢得“皮卡之王”的赞誉。其中单D21与D22两款车型累计销量突破50万辆,见证了中国从“基建狂魔”到消费升级的转型。现在,郑州日产LCV研发中心的成立,郑州日产将在未来日产体系当中充当“创新者”,全新皮卡Frontier Pro就是最好的证明,而这款车型将在未来续写哪些故事,让我们一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