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销量首超国内!国产皮卡“墙外开花墙内冷”?原创
2025-04-15 11:38:41 来源:中国皮卡网 作者:中国皮卡网
继2月国内皮卡市场实现单月销量同比、环比正增长之后,2025年3月,市场释放进一步回暖的信号。据最新销售数据显示,2025年3月,国内皮卡终端销量为28804台,环比增长32.9%,同比增长-3.1%;1-3月累计终端销量达70566台,累计同比下降3.3%。同时,一季度国产皮卡出口依然呈现强劲势头,随着出海步伐的加快和产品竞争力的提高,中国皮卡品牌正实现海外市场渗透率的迅速提升。
纵向对比历史同期,2025年一季度国产皮卡销量延续了近年来行业整体下行的趋势,各月销量基本低于历史同期水平,但3月28804辆的销量已与去年持平,且环比增幅高达32.9%,显示出了市场复苏迹象。同时,根据分月走势图来看,一季度销量呈现明显的阶梯式增长特征,虽然这与春节假期提前至1月有很大关系,但节节攀升的销量态势仍然为市场注入了信心,而接下来我们将迎来上海车展开幕,这将对回暖态势能否继续保持起到决定作用。
从车企销量表现来看,2025年1-3月,国内皮卡市场依然呈现“一超多强”的竞争格局。长城皮卡以绝对优势稳居榜首,3月售出13918辆,市占率高达48.12%,在即将到来的上海车展上,搭载Hi4-T混动技术的山海炮车型将正式发布,有望助力长城进一步冲高;江铃皮卡和郑州日产分列第二、第三,其中郑州日产表现亮眼,3月销量同比增长38%,一季度累计销量增长25.6%,成为三强中唯一实现双位数正增长的品牌,这与全新产品Z9的推出紧密相关。
同时,得益于新能源皮卡赛道的爆发,雷达皮卡以249.7%的3月同比增速和157.4%的累计增速成为最大黑马,进入TOP 5之列;而此前占据燃油车优势的福特皮卡则陷入调整期,一季度累计跌幅达65.12%,目前福特皮卡销量主要源自游骑侠Ranger,随着新车红利期的消退,构建更完善的产品矩阵将是福特下一步考量的重点。此外,福田皮卡等传统品牌持续承压,而江淮皮卡通过稳健增长抢占中端市场。种种变化表明,新能源、智能化等技术转型将成为未来国内市场的核心变量。
2025年3月,中国皮卡出口29057台,首次超过国内销量!从一季度整体来看,江淮皮卡以6299辆的累计出口量强势领跑,环比激增104%,同比增幅也达到了49.8%。今年以来,江淮先后进军巴基斯坦、秘鲁、澳洲等市场,目前已布局超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皮卡在海外市场中的代表企业之一。作为国内皮卡市场的领头羊,长城在全球化布局上同样走在前列,3月以出口5165辆,同比增长50.2%的成绩位列榜单第二,在澳大利亚、南非、智利等市场销量位居中国品牌榜首。
比亚迪凭借仅有的一款SHARK 6皮卡在海外大杀四方,位列出口榜单第三。在今年2月,SHARK 6销量超越五十铃D-MAX一跃成为澳洲2月皮卡销量第三名,长久以来,澳洲皮卡前三名一直由福特Ranger、丰田Hilux和五十铃D-MAX占据。此外,上汽大通、长安皮卡、福田皮卡等凭借领先的动力布局、稳定的性价比优势及丰富的海外销售服务网络等,同样是推动中国车企出海的核心力量。
2025年一季度皮卡区域市场呈现显著结构性分化。新疆以8.46%的绝对市占率再次拔得头筹,3月销量同比增长8.4%,累计增速达12.4%;云南、四川等区域同样在皮卡解禁、乡村振兴、旅游发展刺激改装皮卡需求等红利下,保持旺盛需求。同时,以广东为代表的东南沿海地区展现出消费升级特征,3月,广东皮卡销量同比增长45.4%,1-3月累计增速28.7%,新能源皮卡成为核心驱动力;海南、浙江等沿海省份同样聚焦纯电动皮卡,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值得一提的是,陕西在纯电动与混动领域均上榜,成为北方新能源市场亮点。
3月,国产皮卡动力结构依然呈现明显的传统燃油依赖特征。柴油动力以21472辆占据绝对优势,占比74.5%,汽油动力以4910辆次之,两者合计占比超过90%。新能源动力表现突出,同比增幅高达167%,虽然目前销量基数小,但潜力无限,未来有望重塑皮卡动力格局。
在燃油领域,长城皮卡以绝对优势领跑,在汽柴油市场均占据50%以上份额,江铃、江西五十铃、郑州日产同样在燃油市场举足轻重。其中,与江铃、江西五十铃侧重柴油市场布局不同,郑州日产在柴油、汽油榜单双双上榜,展现出了更强的市场均衡性。新能源赛道中,雷达皮卡以纯电动1224辆的规模占据绝对优势,而混动市场依然由长安皮卡把持,目前,新能源技术路线仍处探索期。
总结:
总体看来,2025年一季度,中国皮卡市场在波动中显现韧性,国内消费与海外布局形成双轮驱动。尽管国内销量仍处历史低位,但3月环比超30%的增幅、新能源渗透率的快速提升以及上海车展等产业催化,为市场注入强心剂。同时,我们要注意,目前关税战波及全球经济复苏,为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以及全球市场带来不确定性,皮卡车企要密切关注外部环境变化形势,有效应对出口方面的负面冲击,助力市场平稳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