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市场消费 各地皮卡消费补贴政策汇总原创
2022-05-05 11:38:00 来源:中国皮卡网 作者:中国皮卡网
近日多地疫情频发,各行各业也都受到了波及。为有效应对疫情,促进消费回暖,全国多地都颁布了消费者购车补贴政策,除了给予实打实的现金补助,一些限购城市在车辆指标发放上也进行了“加量”。那么,截止目前,有哪些城市出台措施鼓励汽车消费呢?皮卡可以享受多少补贴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1、广东省
鼓励汽车消费,指标增量
(一)继续实施汽车以旧换新专项行动,对报废或转出个人名下广东号牌旧车,同时在省内购买以旧换新推广车型新车并在省内上牌的给予补贴。其中:报废旧车,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补贴10000元/辆、购买燃油汽车的补贴5000元/辆;转出旧车,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补贴8000元/辆、购买燃油汽车的补贴3000元/辆。具体推广车型、补贴流程等按照“广东省汽车以旧换新专项行动”相关公告执行,由省发展改革委会省财政厅组织落实。
(二)鼓励购置新能源汽车。2022年5月1日至6月30日,对个人消费者在省内购买以旧换新推广车型范围内的新能源汽车新车,给予8000元/辆补贴。该补贴与以旧换新专项行动补贴不重复享受。由省发展改革委会省财政厅组织落实。
(三)进一步优化汽车购买管理。按照国家要求,广州、深圳要进一步修订完善购车资格规定,增加发放汽车增量指标。5-6月期间,在原有基础上,广州增加3万个购车指标、深圳增加1万个购车指标,更好满足群众购车需求。各地不得出台限制汽车购买的措施。
2、沈阳
投放1亿元汽车消费补贴,单辆车最高可领5000元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和省商务厅《关于做好促消费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持续稳定增加汽车等大宗消费,引导促进沈阳市汽车市场回暖、规模扩容、消费提质和服务升级,经市政府同意,市商务局、市财政局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汽车消费的实施意见》,将推出多项政策措施:
一是发放汽车消费补贴。市政府投入资金1亿元,面向在沈购车的个人消费者发放汽车消费补贴。个人消费者在我市汽车销售企业购买非营运新车可向政府申领汽车消费补贴。
二是促进老旧汽车报废更新。持续实施我市老旧汽车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对报废老旧汽车同时本人购买新车,给予一次性补贴3000元。
三是释放农村汽车消费潜力。全年支持举办5场不少于10个品牌参加的汽车下乡活动,每场活动给予主办方最高不超过20万元补助。
四是搭建汽车展销平台。全年支持举办5场不少于10个品牌、20辆展车参加的集中展销活动,每场活动给予主办方最高不超过20万元补助。
汽车消费补贴发放相关情况
沈阳市政府决定自2022年5月1日起,对在沈阳市购置非营运车辆的个人消费者(户籍不限),一次性发放总额1亿元的汽车消费补贴。消费补贴实行先领先得,发完即止。
一、资格获取
个人消费者(户籍不限),自5月1日起,在沈阳市汽车销售企业购置5万元(含)以上非营运新车,可申领沈阳市汽车消费补贴。具体类别:购买新车发票金额5万元(含)至10万元(含)以内的,每辆补贴2000元;购买新车发票金额10万元(不含)至20万元(含)以内的,每辆补贴3000元;购买新车发票金额20万元(不含)以上的,每辆补贴5000元。
二、领取通道
沈阳市商务局将在网络或者汽车销售企业公布“沈阳市汽车消费补贴申报”小程序(二维码),个人消费者通过扫描小程序(二维码)申领。
3、山西晋中
上限10000辆,给予补贴
根据《晋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晋中市助企纾困稳定经济发展的15条措施的通知》,晋中市自2022年5月1日起,对购车人在晋中市范围内入统的限额以上汽车销售企业购置国六标准(含)以上乘用车、微型或轻型货车(含皮卡)的个人购车人给予补贴,不包括二手车交易,购买车辆需在晋中市完成购置税缴纳并办理车辆上户登记。
购买新能源汽车个人购车人分为三档,第一档:发票金额为6万元(含)以上,10万元(含)及以下,每辆补贴3000元,第二档:发票金额为10万元(不含)以上20万元(含)以下,每辆补贴4000元,第三档:发票金额为20万元(不含)以上,每辆补贴6000元。
购买汽油车的个人购车人分为三档,第一档:发票金额为6万元(含)以上,10万元(含)以下,每辆补贴2000元,第二档:发票金额为10万元(不含)以上,20万元(含)以下,每辆补贴3000元,第三档:发票金额为20万元(不含)以上,每辆补贴5000元;每辆汽油车再配套奖励800元汽油消费券。对购买甲醇及甲醇混动版汽车的,每台再补贴5000元,不再奖励汽油消费券。
从各地政策来看,为消费者提供购车补贴是当下最热门的方式之一。随着疫情的有效控制,国内经济形势继续向好,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持续好转,国内皮卡市场欣欣向荣,产销继续保持增长且增幅扩大。同时,得益于宏观经济政策、基建投资政策、皮卡解禁政策、排放标准切换等利好因素驱动,国产皮卡的增量机遇仍有望持续。